当前位置: 首页历史文化
中国文化 世界文化 历史典故 民间故事

最新文章

  • 奚仲造车的故事
    奚仲造车的故事

    奚仲生活在夏初,出生在一个文化科学技术水平较高的世家。他的先祖是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,父亲番禺是个大发明家,研制成功了舟,解决了水上运输的困难。他生长在这样的大家庭里,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与熏陶,非常喜爱科学技术,加上天资聪明勤奋好学,青年时期就学会了很多技术,成为远近闻名的能工巧匠。 ..

    历史典故 2023-06-03
  • 汉武帝不追究霍去病射杀李敢的原因
    汉武帝不追究霍去病射杀李敢的原因

    西汉时期,一直是受到匈奴侵扰的。不过这时候的西汉想到了和亲的策略。和亲出现之后,西汉的国力得到了发展,汉文帝、汉景帝时期,父子二人的共同努力创造了文景之治。正是有了文景之治的出现,才有了之后汉武帝与匈奴开战的事情发生。 汉匈之战从西汉建立就出现了,只不过当时的汉匈之战没有汉武帝时..

    历史典故 2023-06-03
  • 《圆圆曲》七言歌行
    《圆圆曲》七言歌行

    《圆圆曲》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的一首七言歌行。此诗通过明末清初名妓陈圆圆与吴三桂的聚散离合,反映了明末清初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,委婉曲折地谴责了吴三桂的叛变行为。全诗巧妙地将吴三桂、陈圆圆同吴王夫差、西施联系起来,同时又运用不少史书典故入诗,从而使诗篇笼罩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。 ..

    历史典故 2023-06-03
  • 范仲淹轶事典故 断齑画粥
    范仲淹轶事典故 断齑画粥

    范仲淹幼年丧父,四岁时随继父迁至长山,励志苦读于醴泉寺。因家境贫寒,便用两升小米煮粥,隔夜粥凝固后,用刀切为四块,早晚各食两块,再切一些腌菜佐食。成年后,范仲淹又到应天书院刻苦攻读,冬天读书疲倦发困时,就用冷水洗脸,没有东西吃时,就喝稀粥度日。 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,范仲淹却..

    历史典故 2023-06-03
  • 亡羊补牢的成语典故
    亡羊补牢的成语典故

    亡羊补牢释义 亡羊补牢意思是羊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,还不算晚。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,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。 亡羊补牢出处 《战国策·楚策》:“见兔而顾犬,未为晚也;亡羊而补牢,未为迟也。” 亡羊补牢故事 从前,有人养了一圈羊。一天早晨,他发现少了一只羊,..

    历史典故 2023-06-03
  • 自相矛盾的成语典故
    自相矛盾的成语典故

    自相矛盾释义 矛,长矛,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;盾:保护自己的盾牌。比喻一个人说话、行动前后抵触,不一致。2.也指同伙间的相互争吵或冲突。 自相矛盾出处 出自《韩非子·难势》。 自相矛盾故事 有一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,说他的盾坚固得很,随便用什么矛都戳不穿,说他..

    历史典故 2023-06-03
  • 刻舟求剑的成语典故
    刻舟求剑的成语典故

    刻舟求剑释义 一般比喻死守教条,拘泥成法,固执不变通的人。在句子中多作谓语、定语或状语,多含贬义。 刻舟求剑出处 楚人有涉江者,其剑自舟中坠于水,遽契其舟曰:“是吾剑之所从坠。”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,而剑不行,求剑若此,不亦惑乎!(战国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..

    历史典故 2023-06-03
  • 守株待兔的成语典故
    守株待兔的成语典故

    守株待兔释义 株:露出地面的树根。比喻原来的经验;守:狭隘经验,不知变通,死守教条。此故事用于批判那些不知变通,死守教条的思想方法。 守株待兔出处 《韩非子·五蠹》记载: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,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,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,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。 ..

    历史典故 2023-06-03
  • 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故事
    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故事

    古时候,有个年近古稀的老宰相,又娶了个名叫彩玉的小媳妇。彩玉年方二九,长得如花似玉。自从嫁给这位老宰相,虽说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,可她总是闷闷不乐,暗暗埋怨父母不该把她给一个老头子。 一天,彩玉独自到后花园赏花散步,碰上了年轻的小花匠。这位花工眉清目秀,一表人才,两人一见钟情。从那..

    历史典故 2023-06-03
  • 画蛇添足的成语典故
    画蛇添足的成语典故

    画蛇添足释义 语出《战国策·齐策二》。原意为画蛇时给蛇添上脚。后比喻做了多余的事,非但无益,反而不合适。也比喻虚构事实,无中生有。 画蛇添足出处 《战国策·齐策二》:“蛇固无足,子安能为之足?” 唐·韩愈《昌黎集·卷三·感春》诗:“画蛇著足无处用,两鬓雪白趋尘埃。”..

    历史典故 2023-06-03
  • 拔帜易帜的成语典故
    拔帜易帜的成语典故

    拔帜易帜的意思 拔帜易帜,汉语成语,意思是拔掉别人的旗帜,换上自己的旗帜。多比喻取而代之。出自《史记·淮阴候列传》。 拔帜易帜的出处 《史记·淮阴候列传》:“赵见我走,必空壁逐我,若疾入赵壁,拔赵帜,立汉赤帜。” 拔帜易帜的故事 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..

    历史典故 2023-06-03
  • 白面书生的成语典故
    白面书生的成语典故

    白面书生的意思 白面书生是一个汉语词汇,意思是一种说法是年纪轻、知识浅薄、阅历不深的读书人;另一种是指相貌较好、白净的年轻读书人。语出《晋书》。 白面书生的出处 1、《晋书》:高阳王隆曰:“温详之徒,皆白面书生。” 2、《宋书·沈庆之传》:“陛下今欲伐国;而与白面书..

    历史典故 2023-06-03
  • 白云亲舍的成语典故
    白云亲舍的成语典故

    白云亲舍的意思 白云亲舍是一个汉语成语,意思是比喻思念父母的话。 白云亲舍的出处 《新唐书·狄仁杰传》:“荐授并州法曹参军,亲在河阳。仁杰登太行山,反顾,见白云孤飞,谓左右曰:‘吾亲舍其下。’瞻怅久之。云移,乃得去。” 白云亲舍的故事 狄仁杰是唐..

    历史典故 2023-06-03
  • 百步穿杨的成语典故
    百步穿杨的成语典故

    百步穿杨的意思 百步穿杨是一个成语,步:古代的一步指行走时两脚之间距离的两倍,约相当于旧制五尺。杨:杨柳的叶子。比喻善射者,也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,本领非常高强。 百步穿杨的出处 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楚有养由基者,善射者也,去柳叶百步而射之,百发而百中之。” 《..

    历史典故 2023-06-03
  •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成语典故
  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成语典故

  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意思 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。意指学问、成绩等达到很高程度后继续努力,争取更大进步。语出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。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意思 宋朝时,长沙有位高僧叫景岑(cén),号招贤大师,人们称他“长沙和尚”,他经常到各地去传道讲经。一天,招贤大师应邀..

    历史典故 2023-06-03
  • 百闻不如一见的成语典故
    百闻不如一见的成语典故

    百闻不如一见的意思 百闻不如一见是一个汉语成语,意思是指听别人说多少遍,也不如自己亲自看一下,表示多听不如亲见的可靠。出自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。 百闻不如一见的出处 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:“百闻不如一见,兵难隃度,臣愿驰至金城,图上方略。” 百闻不如一见的故事..

    历史典故 2023-06-03
  • 百折不挠的成语典故
    百折不挠的成语典故

    百折不挠的意思 百折不挠是一个汉语成语,意思是无论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,比喻意志坚强,品节刚毅。也作“百折不回。出自汉蔡邕《太尉乔玄碑》。 百折不挠的出处 汉·蔡邕《太尉乔玄碑》:“其性庄,疾华尚朴,有百折不挠,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。” 此成语出自《太尉乔玄碑》,形容..

    历史典故 2023-06-03
  • 败军之将的成语典故
    败军之将的成语典故

    败军之将的意思 败军之将是一个汉语成语,指打了败仗的将领。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。 败军之将的出处 《吴越春秋·勾践入臣外传》:“臣闻……败军之将,不敢语勇。” 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闻败军之将,不可以言勇;亡国之大夫,不可以图存。” 败军之将的故..

    历史典故 2023-06-03
  • 半部论语的成语典故
    半部论语的成语典故

    半部论语的意思 半部论语,是一个成语,指旧时对《论语》的夸赞之辞。出自宋·罗太经《鹤林玉露》。 半部论语的出处 《鹤林玉露》:赵普再相,人言普山东人,所读者止《论语》,盖亦少陵之说也。太宗尝以此语问普,普略不隐,对曰:“臣平生所知,诚不出此。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,今欲以其..

    历史典故 2023-06-03
  • 抱薪救火的成语典故
    抱薪救火的成语典故

    抱薪救火的意思 抱薪救火,中国古代成语,出自《史记·魏世家》中苏代与魏安釐王的一段对话“且夫以地事秦,譬犹抱薪救火,薪不尽,火不灭。”意为:抱着柴草去救火。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,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。它告诫我们解决问题或消除灾祸,只有看清事物本质,用正确的方法去处理,否则只..

    历史典故 2023-06-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