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中国历史事件

淞沪会战中国为什么主动出击

编辑:fsxoyo发布时间:2023-06-03 00:40

1937年7月7日,卢沟桥事变爆发,全面抗战拉开了帷幕。随后,“8·13”淞沪会战打响,这是全面抗战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,也是整个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、最为惨烈的一场会战。

抗日战争中,我军由于实力上的差距,在战略上基本采取被动防御的姿态。拨开历史的迷雾,我们发现,8·13淞沪会战是由中方主动发起的一次大型战役。会战从8月13日一直持续到11月12日,整整三个月。中国举全国之精锐投入70万大军,日军陆续增兵至30万左右。那么,当时发起这场战役的目的是什么?中国为什么主动出击了?

有一种说法广为流传,就是说之所以发起淞沪会战,是为了让日军的进攻方向由从北向南转为从东向西。这个说法的来源主要是两个:一是老蒋次子,二是陈诚。

小蒋认为,全面抗战爆发时,日军的主力主要集中在华北。如果任由日军从北向南进攻,则中国大地就会被分成东西两半,南京上海等地的机关、企业工厂将无法西迁。小蒋的这种说法找不到文献根据,在学术界一直有很大的争论。

然而,这个说法在民间却广为流传,很多人把这个当做发起淞沪会战的主要原因之一。人们给出的理由也很有说服力:自古以来,在中国这片土地上,从北向南攻者无不胜。中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,如果将日本人从南向北的进攻方向转为从东向西,中国必然就占了地理上的优势,日本人至少在这个方面是处于劣势的。

再结合当时中日双方的实际态势,日本人在中国北方经营多年,满洲早已成了他们的战略基地;反观中方,自九一八事变、长城抗战以来,一系列条约的签订,导致整个华北已经几乎完全游离于南京的控制之外。实际上,南京方面此前也从未将它的影响力延伸至华北地区。如果任由日本人的机械化部队沿平汉线向南推进,武汉三镇也就岌岌可危。

听上去很有道理,但是从当时的整个决策来看,上述提到的“将日军的进攻方向从北向南引向从东向西”的构想并不是决定发动淞沪会战的主要因素。

事实上,在上海发动对日军的进攻,这一想法并非在“七七”事变之后才出现。早在一年多前,无论是老蒋本人还是当时的最高决策层,就已经有了在上海打一仗的想法。1936年,老蒋就曾对何应钦、冯玉祥等做过指示,打算要在1936年发动淞沪战役。这主要是因为两广事变解决之后,地方实力派的问题得到解决,老蒋认为有了“攘外”的条件和基础,他决定要消灭日军在上海的海军陆战队,然后率军北上解决华北与东北的日军。但由于当时中日力量对比悬殊,所以就放弃了。

评论加载中..
加载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