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探索发现

古代皇帝为什么重用舅舅而不是叔叔

编辑:fsxoyo发布时间:2023-06-03 01:20

我们在翻阅史料,甚至是观看历史背景创作的影视剧时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皇帝身边的智囊团或者是重臣之中,几乎都有自己的亲人,而其中又以自己的舅舅居多。

如果皇帝是心怀天下的明君,他舅舅就会在多方面提供建议;如果是年幼尚且不能处理政务的皇帝,那么这个舅舅的权利就大了去了。照理说,古代皇帝的舅舅属于外戚,从身份和地位上都不如皇帝的叔伯,可为何皇室偏偏重用“外人”,不用“自己人”呢?

一、宗室与外戚的不同

1、基于皇权的势力

这个问题就牵扯到了一个道理,或者说是人性中的一个“弱点”,在古代,毫无疑问舅舅是外戚,叔伯们是宗室,从血缘和地位上来看,前者都是没法和后者相比的。但是皇帝不是一般的普通老百姓,他们看人做事不能只从血缘亲疏上来做文章,他们要考虑一个更重要的问题,那就是“皇权”。

从皇权的角度去分析,在古代封建法统中,舅舅所属的外戚集团完全就是“附属品”,而宗室的存在则是皇权的对立面,换句直白的话来说,一个是皇帝的“盟友”,一个是皇帝的“敌人”,虽然按照宗法来讲叔伯更亲近,但历史上的一幕幕告诉了世人,自己人最后带来的伤害会更大。

所以我们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,要学会“换位思考”,不能从现代人对于亲情的理解强加在古代皇帝的身上,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观念。

外戚集团成为古代封建王朝中的一股政治势力古已有之,根据史料记载,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,下面我们就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分析一下,外戚和宗室两股势力对皇权的影响。

2、宗室带来的伤害

在我国民间有一句俗语:“打虎亲兄弟,上阵父子兵”,中国古代对于血缘的重视大慧认为远比现代人更执着。对于很多老皇帝们来说,自己生出的这些儿孙们一定是可靠可信的,这是天生就具有的一种本能和本性,老皇帝们认为,他们一定能够站在一起保护和维护家族的共同利益,这无可厚非。

可事实证明,这在一定程度上完全是老皇帝的一厢情愿,在老皇帝驾崩之后,儿孙们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我想应该是:为什么皇帝这个宝座你能坐,我为就不能坐呢?

从西汉的七国之乱到西晋的八王之乱,最后到明朝的靖难之役,这些都是宗室对于皇权的直接挑战,其中靖难之役导致了明朝嫡庶之间的倒置,而八王之乱直接让一个王朝覆灭,后果可想而知。

评论加载中..
加载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