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明代 除夜太原寒甚
  • 寄语天涯客,轻寒底用愁。
    春风来不远,只在屋东头。
    参考资料: 1、霍松林.历代绝句精华鉴赏辞典:陕西人民出版社,1993.05:1314 2、袁世硕.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:人民文学出版社,2002年05月第1版:331 3、张浩逊,孙祖洁,过伟忠.古小诗精华:苏州大学出版社,2012.01:186
  • 译文
    请告诉居住在远方的朋友,天气虽有些微的寒冷,但不必为它发愁。
    春风吹来已经离我们不远,已经吹到了屋东头。

    注释
    除夜:除夕之夜,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的夜晚。
    太原:军镇名,又名三关镇。防区在今山西内长城以南,西起黄河,东抵太行山,在今山西省。
    寒甚:即甚寒,很寒冷。
    寄语:传话,告诉。
    天涯客:居住在远方的人。
    轻寒:轻微的寒冷。
    底用:何用,底,犹“何”,汉以来诗文中多用其义。
    屋东头:这里是说春天解冻的东风已经吹到屋东头。意思是春天已来得很近了。

    参考资料: 1、霍松林.历代绝句精华鉴赏辞典:陕西人民出版社,1993.05:1314 2、袁世硕.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:人民文学出版社,2002年05月第1版:331 3、张浩逊,孙祖洁,过伟忠.古小诗精华:苏州大学出版社,2012.01:186
  •   《除夜太原寒甚》是诗人客居太原,除夕夜天寒难耐时有感而作。除夕之夜本该合家团聚,然而,诗人却栖身远方,又恰逢大寒,确实令人寂寞难熬。环境虽然极其艰苦,但是诗人在寒冬之时想到春天很快就要来到,希望“天涯客”不必忧愁,表现出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。

      “寄语天涯客,轻寒底用愁”,出语却极为平淡。旧的一年过去了,诗人未能返回温暖的南方,与家人团圆。而是寄旅太原,滞留在寒冷的北方,在官舍度岁。远客在外,难免乡愁,况且旧年之中,诗人经受了诸多的艰难和劳累,但他鼓励自己和同僚说:“流落天涯的他乡之客们,不用为这一点轻微的寒冷发愁。句中的“轻寒”与诗题中的“寒甚”对比强烈,“寒甚”是客观的存在,“轻寒"却表现了诗人对严寒的藐视和对战胜困难的信心,诗人深知只有蔑视它,才能战胜它,以此鼓励友人,激励自己。

      “春风来不远,只在屋东头“,指明前途,加强信心。和前两句有同样的鼓舞作用。在诗人眼中,尽管风寒冰坚,但除夜一过,新年即已开始,春天随之来临。温暖的春天,正孕育在残冬的严寒之中,和煦的春风很快就要吹遍大地。春风是那么逼近,似乎就在屋子的东头,只要侧耳倾听,即可捕捉到它那令人欢欣的声音。随着春风的来临,大地回暖,万木复苏,新的一年开始了。诗人迫不及待地盼望着春天的到来,期待着在新的一年里进一步舒展自己的抱负,建立新的功业。

      《除夜太原寒甚》这一富于哲理意蕴和人生体悟的诗篇,深入浅出地告诉人们:像寒冷的天气不会长久一样,困难也只是一时的,应该振奋精神,看到困难后的光明前景。除夕虽然寒冷,诗人于谦又客居他乡,但是诗人却没有天涯游子常有的孤独和伤感,而是非常自信地告诉和自己有相同境况的天涯游子:“寒冷不足畏惧,春天即将来临。”最坏的日子都会过去,否极泰来,事物的发展趋势往往就是这样富有哲理。 

      这首诗写的是除夜的寒冷,读来却给人以春天的喜悦和暖意,诗中用象征的手法,表现了诗人不畏任何艰难困苦,蔑视严酷的恶劣气候,满怀信心地和恶劣环境进行斗争的乐观精神。诗的语言浅显,而寓意深刻。因此这首小诗有它的象征性,也含有一定的哲理,诗人以平白轻松的语气,抒发激越豪情,显示了诗人铮铮骨气与刚毅果敢的上进精神。

    参考资料: 1、霍松林.历代绝句精华鉴赏辞典:陕西人民出版社,1993.05:1314 2、孙育华等.古代诗词曲名篇选编:北京燕山出版社,,2005年01月:296
  •   这首诗创作于于谦在正统初年任山西巡抚时。诗人自幼生活在杭州。而太原地处北方,与故乡有很大差异。除夕时天寒地冻,诗人独自一人,寒夜守岁,赋诗述怀,寄语新春,于是写下了这首诗。

    参考资料: 1、袁世硕.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:人民文学出版社,2002年05月第1版:331
明代的其他诗人
  • 施绍莘 施绍莘施绍莘(1581~约1640) 明代词人、散曲家,字子野,号峰泖浪仙,华亭(今上海市松江县)人。他有俊才,怀大志,因屡试不第,于是放浪声色。建园林,置丝竹,每当春秋佳日,与名士隐流遨游于九峰、三泖、西湖、太湖间。他兴趣广泛,除经术、古今文外,还旁通星纬舆地、二氏九流之书。善音律,一生所作以散曲及词著名,有《花影集》传世。另外,其词作多哀苦之音,既寄寓着作者命运多蹇的身世悲凉,又是明王朝灭亡前夕人们查看施绍莘诗文
  • 沈周 沈周沈周(1427~1509)明代杰出书画家。字启南,号石田、白石翁、玉田生、有居竹居主人等。汉族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生於明宣德二年,卒於明正德四年,享年八十三岁。不应科举,专事诗文、书画,是明代中期文人画“吴派”的开创者,与文徵明、唐寅、仇英并称“明四家”。传世作品有《庐山高图》、《秋林话旧图》、《沧州趣图》。著有《石田集》、《客座新闻》等。查看沈周诗文
  • 俞彦 俞彦[明](约公元一六一五年前后在世)字仲茅,上元人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前后在世。万历二十九年(公元一六0一年)进士。历官光禄寺少卿。彦长于词,尤工小令,以淡雅见称。词集今失传,仅见于各种选本中。查看俞彦诗文
  • 文征明 文征明文征明(1470-1559),原名壁,字征明。四十二岁起以字行,更字征仲。因先世衡山人,故号衡山居士,世称“文衡山”,明代画家、书法家、文学家。汉族,长州(今江苏苏州)人。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,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,年九十岁,曾官翰林待诏。诗宗白居易、苏轼,文受业于吴宽,学书于李应祯,学画于沈周。在诗文上,与祝允明、唐寅、徐祯卿 并称“吴中四才子”。在画史上与沈周、唐寅、仇英合称“吴门四家”。查看文征明诗文
加载中...